30岁东北姑娘的社工之旅:“社会工作者首先得是社会人”

时间:2022-03-19   点击:1209

#头条好心人# #暖心社工在身边#

今年,而立之年的东北爽朗姑娘,张鑫任职于长春市社会工作者协会,担任长春市同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总干事,四平市同盛社会工作服务社理事长。平日里张鑫和同事们相处地很欢乐、融洽,常常被爱称为“张小妹”、社工“鑫姐”。

高中时看到社会工作者相关的电视剧,认为“社工是一份贴近民生,充满爱心的工作”,于是,在家人的支持下,2011年, “张小妹”本着“做好人好事,实现自己价值”的想法,果断选择了社工专业。

别看那时候“张小妹”年龄不大,对社会工作可是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天天在学校可不行,得多出去实践”

虽然在本科阶段,张鑫对专业的理解还是比较肤浅,但她一直深谙社工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那时,东北地区社工机构相对缺乏,她也尽可能地跟随老师参与实践项目,积累一线经验。她常把“社会工作者首先得是社会人”这句话挂在嘴边,“多在社会上历练”是她认为成为一名合格社工需要迈出的第一步。“哈哈哈,至于社会人嘛,其实是个‘梗’”,虽然是句玩笑话,但“社工确实需要懂得和社会中各类人群聊得来,工作起来得心应手”。

2016 年,研二的张鑫来到长春市南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习,本以为自己服务的多是家庭困难的老人,而一位提出“特殊”要求的老人,改变了她的看法。“孩子啊,我没有啥别的需求,你能不能每周固定两天下午给我家座机打个电话啊?这两天下午我哪都不去,就等你的电话。”正当张鑫感觉疑惑时,老人接着说:“我子女都在国外,我怕我死在家里也没人知道……”听罢,张鑫喉咙像是被堵住说不出话。慢慢地,她发现这位老人其实是众多老人的缩影,不少老人都有着类似的诉求,社会工作不仅要面对在经济线上挣扎的贫困家庭,也要关注家庭相对富足的群体,深入了解他们的精神需求,实现全员发展。“社工确实要扎根于民众中间,这从来就不只是理论的事儿。”张鑫感慨到。

随着社工经验的积累,如今,张鑫对当年讲过的玩笑话也有了更多的理解。“我们是社会组织的人,哪方都不偏”,作为政府和民众之间的第三方,社工群体易在二者之间起到良性沟通的作用,调和因政策沟通不畅导致的矛盾,化解不必要的对立情绪。“就像一些老百姓看到自己没有在某些政策里受惠,这时候我们就会耐心地根据政策一条一条讲解,给百姓解释为啥咱不符合条件呀。”

30岁东北姑娘的社工之旅:“社会工作者首先得是社会人”

张鑫和老人在一起

“他们不会表达,但他们都懂”

“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是一件很幸运的事儿!”几年时间里,除了收获到满满的幸福感和价值感外,张鑫也对这份工作有了更深入、更真实的理解。

2017年,张鑫硕士毕业后进入吉林省青少年事务社工行列,主要服务残疾儿童群体,曾独立负责开展吉林省青年志愿者助残“阳光行动”项目,直接服务残疾青少年102人。2019年全年中200余天,张鑫奔走于吉林省各地,推动儿童福利工作。协调公安部门为14名无户籍儿童落户,劝返复学6名,病残救助109名,助学救助80名。募集社会各方力量提供经济、助学、病残等方面救助,惠及困境儿童800名。

平日里,她会同团队成员来到自闭症儿童的特殊学校,“像大姐姐一样”,给孩子们提供除课堂语言训练外的社会融入训练,带领年龄大些的孩子去电影院、游乐园等公共场所。同时,也为家长们提供心理疏导支持和喘息服务,给予贫困家庭经济支持。

30岁东北姑娘的社工之旅:“社会工作者首先得是社会人”

张鑫和孩子们在一起

她曾与一名十几岁的自闭症孩子接触了近半年时间,与孩子多次沟通均无果,考虑自闭症儿童往往难以接收外界信息,无法给予有效反馈,对这样的沟通情况她也早早习以为常。因忙碌其他事情,张鑫暂时搁置了对这位孩子的陪护和交流,一个月后,她带来了企业捐赠的画本,虽知不会受到反馈,但远远地看到孩子,张鑫一如既往地打了招呼。可就在孩子看到张鑫的一瞬间,突然激动地哭了起来。起初,她以为孩子理解到捐书的暖心行为感动而哭,便安慰他“一会给你画本,可好看咧!”“他很想你,你不在的这一个月,他经常拿我手机翻看你朋友圈的照片,看见你的照片就一直点。”

原来如此!听完孩子爸爸的解释,张鑫的眼眶湿润了起来,“也许他们不会理解那么深刻,但是他们都懂,只是不会表达罢了。”谈到这里,张鑫还想起了此前组织孩子们参与学校晚会,看到其他孩子在舞台上唱着《感恩的心》,观众区的自闭症儿童也慢慢跟唱起来,相拥而泣。这一幕给张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0岁东北姑娘的社工之旅:“社会工作者首先得是社会人”

工作中的张鑫

近年来,张鑫还参加了 “三区计划”和 “牵手计划”,助力孵化对点地区专业社工机构。在吉林省四平市注册了当地首个专业性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率先发起并承接薄弱地区乡镇社工站建设任务,由她组建的一支28人骨干队伍,成为当地活跃的社会工作生力军。她逐渐从一线转向培训、督导岗位。但无论具体工作内容如何,对这份“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工作,她会选择一直在路上。

30岁东北姑娘的社工之旅:“社会工作者首先得是社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