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社工助力疫情防控,关爱儿童情暖人心
今天是第14个国际社工日,菏泽市民政局下发了《关于开展2020年社会工作主题宣传周活动的通知》,将今年的活动主题明确为“专业社工、抗疫同行、守护儿童、托起希望”。在全市上下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的关键时期,广大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坚持党的领导、践行专业使命,积极投身疫情防控,贡献社工力量,展示了新时期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优势,为今年的社工日增添了一抹不一样的色彩。
一、发挥专业优势,助力疫情防控
疫情防控期间,我市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广大社会工作者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参与疫情防控。菏泽市花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58名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开展赴鄂医务人员家属对接服务,每周为家属送去爱心蔬菜等物资。固定5名工作人员,及时收集整理全市社工和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的好做法好经验,编制简报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为社工和志愿者们加油鼓劲,目前已累计发布了37期。菏泽市语点心理健康咨询研究中心、菏泽市花蕊青少年心理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菏泽慧明心理咨询中心、菏泽市荷华心理咨询研究中心、菏泽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单县心理咨询师协会、菏泽市心理卫生协会等9家社会组织的32名心理咨询师开通心理援助热线,其中10名志愿者全天24小时为广大人民群众及医务人员提供心理疏导和帮助。目前共接听新冠肺炎疫情心理援助热线400余次,从情绪管理、压力疏导、认知调整、放松减压等方面为求助者提供心理援助。菏泽市心理卫生协会积极协调,将原有的心理热线5853333与12355心理咨询热线合并,成为新冠危机干预援助热线,全天24小时为广大人民群众及医务人员提供心理疏导和帮助;菏泽市语点心理健康咨询研究中心意识到靠一次电话咨询难以解决根本问题,在经得咨询人同意的情况下,把类似症状的人分类组编成群,允许他们在群里表达自己,缓解压力,互相倾听、献计献策,不定期由专职心理咨询师师围绕情绪管理、人际关系、学习问题等进行答疑解惑,得到求助者认同;巨野心理卫生协会在巨野团县委的组织下成立了“巨野赴武汉援助医务人员家属的心理干预小组”,通过线上的模式以一人对接一家庭的方式为支援武汉的医务人员家属提供心理援助。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市40余家社会工作机构和志愿服务组织持续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开展防疫执勤、宣传、心理疏导等服务工作,并积极捐赠善款和口罩、酒精、食品等防疫物资。
二、关爱困难儿童,展示社会温度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一直以来,我市社会工作机构和广大社会工作者致力于对困难儿童和青少年的帮扶,实施了一大批服务项目,为困难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坚实有力的社会支持。菏泽市花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实施“鸿鹄”计划——助力贫困青少年成长项目,每年帮助30名6-16岁贫困青少年解决生活压力、心理健康和未来发展等问题,曾获第二届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实施的儿童服务“壹乐园”项目,受到周边社区居民广泛欢迎;郓城县志愿者协会实施了“助翼飞翔”关爱困境儿童项目,获得2019年全国青年组织“伙伴计划”四星级;成武县爱心联盟实施“伯乐爱心助学”、“大学圆梦”等项目,资助贫困学生2000余人;菏泽市爱心义工协会与爱佑基金会等合作对接,实施“一助一爱助扶贫”事实孤儿帮扶项目。
三、健全体制机制,推进社会工作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民政厅的关心指导下,市民政局开拓创新,积极进取,推动社会工作不断发展。在加强政策支持方面,联合市委组织部等18个部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联合市财政局出台了《菏泽市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实施办法》,以市政府名义印发了《牡丹和谐使者选拔管理办法》,将支持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相关措施用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在壮大社工队伍方面,积极动员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2019年全市报名参加考试的人数达到500余人,通过社工职业水平考试的40人,全市通过社工职业水平考试的人数达到174人。全市社会工作机构达到15家,其中市级6家。积极引进外地优秀社会工作人才,邀请运动人体科学界高层次人才仵文远博士,依托市社会福利院建立“心灵花园”菏泽工作站,吸引菏泽心理学界七十余位知名老师和教授参与成立了核心团队,对福利院儿童进行一对一心理辅导,促进患有心理疾病症状孩子的恢复,取得良好效果。扎实开展“齐鲁和谐使者”选拔管理工作,严格落实相关政策待遇,目前全市共有10名专业社会工作者入选“齐鲁和谐使者”,充分发挥出优秀社会工作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提出,“要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支持广大社工、义工和志愿者开展心理疏导、情绪支持、保障支持等服务”。这为社会工作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方向指引,也要求社会工作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在抗击疫情中为各类群体提供更多、更好的人文关怀。社会工作作为一种支持性的专业力量,在理念、视角、方法技术、服务模式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不仅在常态社会服务中优势明显,也使其能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发挥所长。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治理格局的逐步完善,社会工作以其专业特质,将在构建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中发挥更为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