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而生 美美与共” 朝阳区公共空间艺术赋能城市发展主题活动在京举办 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赵蓬奇理事长受邀出席活动
7月25日,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朝阳分局、北京城市规划学会联合主办,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办的“向阳而生 美美与共”朝阳区公共空间艺术赋能城市发展主题活动在751 D·PARK图书馆启幕。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赵蓬奇理事长应邀出席活动。
“朝阳区公共空间艺术赋能计划”启动仪式
在活动现场,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赵蓬奇理事长和自然资源部总规划师张兵,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牛锐,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党组成员、总规划师,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石晓冬,朝阳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刘福泽等多位参会嘉宾共同启动了“朝阳区公共空间艺术赋能计划”。该计划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朝阳分局、北京城市规划学会联合发起,联动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社区培育基金、4个功能区管委会、43个街乡、社会公众等多方共同开展。通过多方协同、聚焦场景、精准筛选、深度培力、动态落地评选标杆项目,并提供专家技术指导和活动资金支持,搭建多元平台助推优秀方案落地,达到空间焕新、机械创新、能力沉淀和范式引领目的,以展览、宣传册等成果展示方式为基层治理提供“艺术赋能空间”的朝阳经验,以更开阔的视野、更创新的思维、更开放的姿态,将艺术的种子播撒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让公共空间真正成为滋养市民精神、激发城市活力、彰显文化自信的共享舞台,助推城市竞争力与文化软实力双提升。
在主旨发言和专题演讲环节,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社区培育基金冯斐菲副主任向大家介绍了社区培育基金成立的初衷以及开展的“美丽社区计划”、“微空间向阳而生”等项目,完成了胡同微花园、厕所革命、菜市场更新等项目,形成从选点、设计、施工、维护居民全过程参与的工作模式,在空间品质提升的过程中,注意发掘和培育有行动力的公共环境营造人才,链接社会资源参与城市建设,带动社区治理。冯斐菲主任表示,社区培育基金作为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的专项基金,将在北京新的花园城市建设阶段,在向阳而生1.0版基础上再次助力北京的城市公共空间艺术赋能建设,为丰富城市空间内涵、强化北京文化特质做出更大努力。
据悉,此次活动是在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朝阳区人民政府指导下汇聚了部、市、区政府力量与责任规划师等顶尖智库资源举办的,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及其所属基金给予了鼎力支持,以实际行动响应中央关于“探索城市高质量发展新路径”的战略号召,支持首都的公共空间艺术赋能建设,为将北京建设成“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花园城市贡献力量。
(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社区培育基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