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龙祥社工开展十大项扶贫支援工作

来源: 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    时间:2021-03-16   点击:935

image.png

近年来,在深圳市龙岗区龙祥社工服务中心党支部的带领下,龙祥社工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发挥社会工作在脱贫攻坚、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近三年来累计开展十大项脱贫攻坚服务工作,累计投入服务经费60.63万元,整合爱心物资约12万元,联结多方力量开展脱贫攻坚工作,连续多年参加深湘“牵手计划”、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服务、广东省“牵手行动”等国家、省级重要脱贫攻坚项目,深入娄底涟源三甲村开展“三区计划”服务,同时开展“青春物语”——中轻度智障生青春期参与式性教育、安全种子讲师培养计划等优质项目,服务覆盖江西、宁夏、新疆等地儿童、社会工作者,和河南中轻度智障生亲子家庭、特殊教育工作者等。自参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服务以来,龙祥社工共服务13568人次。 



image.png

参与“牵手计划”,龙祥吴满纯督导为受援机构社工开展文书撰写督导

image.png

龙祥社工雷佳雨在娄底涟源开展“我的身体我做主”青春期性安全教育活动


2020年6月至今,龙祥社工积极响应贵州省民政厅的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新设街道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站项目建设,配备12名社工进驻贵州铜仁市丹都街道、铜兴街道、正光街道三个社工站,整合资源为搬迁群众提供专业社工服务和组织开展志愿服务,聚焦搬迁群众的社会融入、一老一少的关爱支持、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为搬迁群众提供专业社工服务和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发挥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服务站的运作以社区参与策略介入,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助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脱贫攻坚的积极作用,建设“一站多点”服务平台,扎实基础便民服务,重点打造特色服务项目,通过“社区融入-个体帮扶-社群增能-社区赋权”打造韧性社区共同体,使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image.png

开展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服务,龙祥理事长彭东强为正光街道社工站开展“萤火虫”小志愿者培训


“1+7”的服务体系,助力困难群众社会融入


“1”是指着力打造一个基础服务站点,通过做好站点基础服务建设,打造“一中心多站点”的服务模式,满足居民基础性的需要。“7”是指从安置点的实际需求出发,从困难群众社会融入、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留守儿童关爱、基层社会治理、社会事务以及志愿服务七个服务板块出发,以“基础服务+重点服务”的形式开展相应服务,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达到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的目标。

 

image.png

2020年7月,丹都街道社工站揭牌成立


以社区参与理念,共创新时代“韧性社区”


1.丹都街道社工站:“睦邻友好”社区邻里守望互助计划。以党群共议会引领,通过“七彩社区生活节”等大型社区活动,开展居民当下关注的社区活动需求,以活动吸引新社区居民参加社区公益服务,在服务活动中发展热心居民为志愿者,并在各社区建立“党群守望站”,将服务辐射到丹都街道5个安置社区,营造社区邻里守望相助的氛围。


image.png

街道社工站开展困境儿童康复服务


2.正光街道社工站:“童创未来”安全友好社区共创计划。通过儿童各主题儿童安全嘉年华活动,采用开放的服务空间,让儿童家长与儿童同步参与学习,以儿童服务为切入点,培育儿童和家长社区安全志愿服务队,多方联动共创儿童安全友好社区,促进美好社区发展建设。


image.png

2020年8月,铜兴街道社工站开展“爱心集市”便民利民服务活动


3.铜兴街道社工站:“商社睦邻汇”社区融合发展计划。结合响塘龙社区的地理位置优势,尝试联合商企、社区、居民相互睦邻友好共存发展的模式,通过定期的“爱心集市”活动,为周边爱心商家、社区组织、居民朋友搭建互惠共通平台,培养爱心商家志愿服务队,以共融互通方式促进社区融合发展,有效提升居民社区生活幸福感。

 

 

(文章来源:深圳市龙岗区龙祥社工服务中心)